表面粗糙度对扫描电镜分辨率的影响
日期:2025-09-08
表面粗糙度对扫描电镜(SEM)分辨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子信号的产生、收集以及束斑聚焦等方面:
1. 电子信号散射与收集效率
光滑表面:入射电子束作用后,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的出射方向较可控,探测器能收集信号,成像对比度和分辨率较高。
粗糙表面:电子会在表面不同角度散射,信号分布不均,部分二次电子可能被表面遮挡或散失,导致图像边缘模糊、分辨率下降。
2. 几何阴影效应
当表面存在凹坑或陡峭突起时,低角度区域可能无法被电子束充分照射,或产生探测死角。
阴影区信号不足,会在图像上表现为暗区,降低细节分辨率。
3. 焦深与束斑稳定性
SEM 的成像依赖电子束在表面形成小束斑。
对于平整样品,可以在一个焦平面上获得清晰图像。
但粗糙样品表面起伏大,不同区域处于不同高度,超出电子束的焦深范围,导致某些区域清晰而其他区域模糊。
4. 电荷效应增强(对非导电样品)
粗糙表面容易出现局部电荷集中,因几何形状导致电子积累不均匀。
电荷不均会进一步干扰束斑稳定和信号收集,加剧分辨率下降。
5. 加速电压与粗糙度的耦合效应
在高加速电压下,电子入射深度更大,粗糙度的相对影响稍弱。
在低加速电压下,电子主要与表面相互作用,此时粗糙度对分辨率的影响明显。
TAG:
作者:泽攸科技
上一篇:扫描电镜样品表面导电性对分辨率的影响
下一篇: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