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描电镜成像模糊是焦没调好吗?
日期:2025-07-08
扫描电镜(SEM)成像模糊很大可能是焦距没有调好。成像模糊的成因通常可以分为对焦问题、样品问题、参数设置问题和机械或电子系统问题。下面是详细分析:
一、常见原因:焦距没有调好(未聚焦)
表现:
图像整体发虚,边缘轮廓不清;
放大倍率越高越模糊;
对焦时图像波动剧烈。
解决方法:
在低倍时先调节“Z轴”或工作距离(WD),让样品表面接近焦平面;
再用“Focus(聚焦)”旋钮精细调节焦点;
逐步放大倍率,边放大边继续微调焦距;
如有“Auto Focus”功能可尝试自动对焦后微调。
二、样品未置于焦点面上(Z轴高度不当)
SEM 中成像清晰通常要求样品表面位于设定的工作距离(如 10 mm);
如果样品太高或太低,焦距会偏离,导致图像模糊。
建议:
调整样品高度或平台 Z 轴,确保目标区域位于焦点范围内;
高倍率时尤其要严格控制焦平面。
三、样品移动、漂移或带电
漂移或抖动会使图像产生运动模糊;
带电会导致图像晃动、跳动或模糊;
常发生在非导电样品未喷金处理时。
应对方法:
检查样品固定是否牢固;
提高导电性(喷金、喷碳、导电胶);
使用低电压成像或低真空模式减轻充电效应。
四、电子束参数设置不当
束斑过大或光斑未收敛,会让图像发虚;
探测器增益过高或对比度过低也会让图像显得模糊不清。
建议:
减小束斑尺寸;
调整聚光器强度(Condenser lens);
设置合适的亮度、对比度、扫描速度。
五、放大倍率太高、分辨率超限
有些样品本身细节不足,或 SEM 本身分辨率有限;
在超出成像极限时强行放大,会出现“虚假模糊”。
解决:
降低倍率观察;
更换高分辨率模式或高分辨率样品(如喷金后再观察);
TAG:
作者:泽攸科技
上一篇:扫描电镜样品成像时被烧焦了怎么办?
下一篇: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