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描电镜拍摄时样品要导电吗
日期:2025-11-12
在扫描电镜拍摄中,样品是否需要导电,取决于样品的材质、观察模式和显微镜类型。总体来说,样品的导电性对成像质量影响很大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:
一、为什么要导电
扫描电镜通过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,当样品不导电或导电性较差时,入射电子无法及时逸出或泄放,会在表面积累电荷,形成“带电效应”。
这种效应会导致:
图像出现漂移、闪烁或发白。
局部亮度异常,细节模糊。
严重时,样品被电子束击穿或烧蚀。
因此,让样品具备一定导电性是获得清晰稳定图像的关键。
二、不同类型样品的处理方式
金属样品或合金样品
自身具有良好导电性,可直接观察,无需额外处理。
半导体样品
通常导电性有限,可直接观察,但在高放大倍率下仍可能出现轻微带电。
可适当降低加速电压或束流。
非导体样品(如生物样品、陶瓷、高分子材料等)
须进行表面导电处理,常用方法包括:
喷镀金、铂、碳等导电层,一般厚度在5–20 nm;
使用低真空或环境扫描电镜,在低真空气氛中中和电荷,无需镀膜。
TAG:
作者:泽攸科技
上一篇:扫描电镜拍照时如何避免拖影
下一篇:扫描电镜图像为什么会发白
